摘要: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在中国的兴起有着深刻的理论、实践、意识形态等背景。概括来讲,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主要内含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的宏观维度创新以及包括唯物史观、人学理论、能力理论、人的发展理论、共同体理论等在内的微观维度创新。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在世界观与方法论层面具有重要的启示。关键词:哲学体系;唯物史观;人学;人的能力;人的发展;共同体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是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伟大征程中的理论呼唤和实践诉求有机结合的产物,特别是学术界关于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开启了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的新序幕。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是从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的整体性改革或改造开始的,主要是以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教材体系改革为突破口,从宏观到微观,从整体到部分,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实施系统创新工程。从宏观维度来讲,对传统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科书体系的反思和改造,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的整体性改革创新,这是一场关于哲学思维和哲学实践的重大变革。从微观维度来讲,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内核的唯物史观的进一步研究发展,根植于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伟大实践的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的产生和发展,能力本位论的提出、确立、运用和传播,唯物史观与人的发展理论的重大课题的加速推进,马克思主义共同体理论的不懈探索等局部联动极大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的内涵。“哲学的生命在于为当代中国发展提供核心理念”。[1](P3~5)随着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为引领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的深入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为积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带来了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重要启示。任何哲学创新都离不开对既有的哲学状况的整体性的深刻反思,都离不开对所处时代发展对哲学的实践诉求,也就是说,哲学创新是建立在理论与实践的双重有机结合的基础上,是对哲学的一种重新认识和发展的探索过程。中国学术界,特别是哲学界对于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的探索是立足于中国国情,特别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的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的实践和新的理论的基础之上的。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正是对既有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科书体系的深刻反思和中国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实践新诉求的一种自觉的积极的正向的回应,更是坚决捍卫和巩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阵地的一种十分重要的有效手段和战略武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起初采用的是苏联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科书体系,其中《马克思列宁主义哲学原理》([苏]康斯坦丁诺夫主编)教科书在当时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界产生了重大影响。随着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的逐步展开,苏联哲学教科书体系的弊端逐渐显露,一些有志之士开始对苏联哲学教科书体系存在的弊端(如忽视人的能动性的发挥)进行了深刻反思,敢于挑战“权威”,提出自己的看法和主张,逐步形成了以北京大学黄枬森、丰子义等,中国人民大学萧前、陈先达等,武汉大学陶德麟、汪信砚等,吉林大学刘丹岩、高清海、孙正聿、孙利天等,南开大学陈晏清、王南湜等,复旦大学余源培、俞吾金、吴晓明等,南京大学孙伯鍨、侯惠勤、张一兵等,北京师范大学袁贵仁、杨耕等为主要代表的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学术共同体,共同开启了反思苏联哲学教科书体系,建构属于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的艰辛探索之路,形成了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改革创新的“改革派”“实践派”“创新派”。(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实践新诉求的自觉回应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踏上了伟大征程,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为加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奠定了根基。在经历了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的思想解放的洗礼下,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工作者立足中国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鲜活的生动的实践,直面现实提出的重大哲学问题和现实对哲学提出的新的理论诉求,把理论探索与实践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坚持走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道路。涌现出了一批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的理论成果,其中,以中国人学学会主导的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在学术界和社会上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社会成员对人的问题的关注和研究开始多起来。同时能力本位论的提出、争论、应用、传播,唯物史观与人的发展理论的研究进一步推进,马克思主义共同体理论的不断探索,也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新的哲学理念和实践动力,关注人的能力和加强人的能力建设蔚然成风,深入人心。马克思主义哲学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构成。继承和发展马克思、恩格斯开创的以唯物史观为内核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不仅对于捍卫和巩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阵地具有十分重要的保障作用,而且对于深入推进唯物史观教育和提升社会成员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素养具有十分重要的助推作用。从当前意识形态斗争的激烈状态来看,唯物史观教育只能加强,要不断提升领导干部的唯物史观素养,对互联网环境下的意识形态的话语权和领导权等进行有力有效管控和治理,用唯物史观来教育和武装人民群众。只有根据时代发展变化的新形势,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发展,才能够用更新的有效的方式方法确保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战略高地上的旗帜不变色、永飘扬,确保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具有更强大的感召力和引领力。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的内容和形式是多元化的,抓住关键点,精准发力,才能够取得真正的成效。从中国学者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的聚焦点来看,概括来讲,中国学者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主要包括宏观维度创新和微观维度创新等基本维度的创新。宏观维度创新主要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的整体思考、改革、改造、重构,其中,由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学术共同体积极推进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的整体变革影响力最大。微观维度创新主要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某一领域进行了新的挖掘、探究、探讨、开拓、传播,其中,唯物史观、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能力理论、唯物史观与人的发展理论、马克思主义共同体理论等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新探索成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的微观维度创新的主潮。宏观维度主要是“体系”创新,是指对马克思主义哲学进行战略性、全局性、宏观性的创新研究,主要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体系创新,马克思主义哲学经典文本创新,马克思主义哲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创新等整体层面创新。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体系的改革或改造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的关键环节,特指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的整体上的创新,主要是在对苏联哲学教科书体系的反思、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批判等廓清理论本质的基础上,实施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的整体改造。在这一方面,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学者积极探究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改造的重大问题,涌现了一大批研究成果。第一,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体系改革或改造的探讨争鸣。如高清海在《论现有哲学教科书体系必须改革》中指出:“对于现今我国通行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教科书体系,有愈来愈多的人感到不满,希望能有所改革。”[2](P86~89)陈晏清在《按照“实践唯物主义”的原则改造哲学体系》指出:“哲学观念的问题具有首要的意义。各种对于新体系的构想都应首先对于作为某种构想的灵魂的基本哲学观念做出说明和论证。”[3](P17~20)提出“要按照实践唯物主义的原则去改造现行哲学体系”。萧前在《论实践的唯物主义对现行哲学体系改造的意义》中指出“贯彻实践唯物主义原则对现行哲学体系改革的意义”[4](P10~12)十分重大。陈先达在《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的一些想法》提出了“一个是马克思主义哲学自身的科学体系;一个是阐述和讲授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体系”的“两个体系”,指出:“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表现为基本观点之间的内在的理论联系。”[5](P24~24)黄枬森在《更完整严密构建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的必要性与可行性》指出“为了回应各种挑战,为了胜利地指导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了与时俱进地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都有必要构建更加完整、更加严密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科学体系”,[6](P5~7)并指出:“马克思主义哲学新体系应当以整个世界,人类社会和人,认识、价值和方法这三个层次为研究对象,应当包括世界观、历史观、人学、认识论、价值论、方法论六大部门,应当通过逻辑与历史相统一的方法建构起来。”[7](P33~38)孙伯鍨在《再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体系与方法》指出“坚持并运用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方法——唯物主义辩证法或辩证唯物主义”“这就是我们在体系与方法问题上的基本看法”。[8](P80~82)袁贵仁、杨耕在《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体系的形成与演变》中指出“以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为理论主题,以形而上学批判、意识形态批判和资本批判为理论形式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又的确存在着理论体系”,[9](P11~18)“使马克思主义哲学具有时代精神、‘中国元素’、民族形式,这是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科书应有的品格,是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体系的发展方向”,[10](P3~17,128)等等。学者们通过发表自己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创新的看法,起到了积极作用。如前所述,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体系改革或改造的探讨争鸣,可以归纳为三个方面:首先,改革或改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哲学体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既有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教科书体系已经无法与时代发展相适应了,必须要改革或改造,以此“回应各种挑战”“指导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与时俱进地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其次,改革或改造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体系需要明确体系内涵。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体系包括“两个体系”“三个层次”“六大部门”以及“理论主题”“理论形式”等。最后,改革或改造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体系需要采取科学方法。要贯彻“实践唯物主义原则”,坚持“逻辑与历史相统一的方法”,等等。第二,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体系改革或改造的成果荟萃。如中共中央党校、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武汉大学、吉林大学、南开大学、南京大学等高等院校组织专门学者编著马克思主义哲学教材和专著。如黄枬森、庄福龄主编《马克思主义哲学史教学资料选编》(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上中下册),高清海主编《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上下册),孙伯鍨主编《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历史和现状》(南京大学出版社,三卷本,1988至1992年),黄楠森、庄福龄、林利主编《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北京出版社,八卷本,1989至1996年陆续出版),杨春贵主编《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史教程》(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5年版),陈晏清著《马克思主义哲学纲要》(天津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萧前主编《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上下册),陈先达、杨耕编著《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陶德麟、汪信砚主编《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杨耕主编《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研究:历史演变与基本问题》(四川人民出版社,2019年版,上下册),等等。这些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成果是学者们根据自身的学术探究和立足时代发展状况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体系改革或改造的积极探索。马克思主义哲学经典文本体系是对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等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哲学思想进行文本研究、阐释和宣传,构建马克思主义哲学经典文本体系。马克思主义哲学经典文本体系研究的意义十分重大。其一,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的一项硬实力和真功夫就是要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哲学思想的文本进行整体性研究。“在当代条件下开展马克思主义哲学经典文献的研究,实际上就是要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历史文本作出新的解释:一方面揭示其本来意义,澄清由于历史的原因而附加其上的种种误解和误读,另一方面阐扬和彰显其当代价值、实现其与时俱进的发展。”[11](P65~72)其二,加强马克思主义哲学经典文本体系的研究和学习直接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经典著作蕴含着取之不竭的理论智慧,学习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是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人民的基本环节。”[12]基于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经典文本重要作用的深刻认识,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学者甘于坐冷板凳,孜孜不倦走进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浩瀚书库,整理归纳提炼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哲学思想精髓,不断推动马克思主义哲学经典文本体系向前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经典文本体系研究取得了许多重要成果。如余源培、吴晓明主编《马克思主义哲学经典文本导读》(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上下卷),《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哲学经典著作导读》(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课题组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央党校、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南京大学、复旦大学、中山大学等单位的专家学者组成),俞吾金、吴晓明、杨耕、仰海峰主编《当代哲学经典:马克思主义哲学卷》(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年版,上下卷),孙麾、丰子义主编《经典与当代: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5年版),等等。3.马克思主义哲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创新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着力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在指导思想、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等方面充分体现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13]马克思主义哲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创新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的应有之义,也是现时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学者的一项重要的职责、使命和任务。围绕着“马克思主义哲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创新”这一重大课题,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学者展开了热烈讨论。关于学科体系创新,有学者提出“要加强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学科的理论研究,在理论创新和方法论创新的双重维度上探索构建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学科体系”。[14](P19~25)关于学术体系创新,有学者提出:“构建具有主体性、原创性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学术体系,要以‘实践’为核心范畴和解释原则,以‘改变世界’的世界观为‘活的灵魂’,以‘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的理念、视野和担当,致力于从重大的现实问题中提炼出有学理性的新理论、概括出有规律性的新实践,从而用富有时代内涵和思想力量的哲学理念、哲学命题和哲学思想照亮当代中国和当代世界的现实,引领人类文明形态的变革和塑造新的时代精神。”[15](P3~9,100,127)关于话语体系创新,有学者认为,构建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话语体系,要“坚持理论导向的一元性,处理好研究中诸如阐述正面与批判反面、扩大包容性与防止西化、增强实用性与防止工具化、注入灵活性与坚持原则性等关系,真诚信仰和转变文风以提升理论自觉与自信”。[16](P3~8)为更好推进以上“体系”创新,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学者积极组织召开各类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研究的论坛,通过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创新研讨会、论坛等形式来探讨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创新的重大问题。如“‘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40年’大型理论研讨会”(1989年),“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研讨会”(2005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研讨会”(2007年),“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理论研讨会”(2012年),“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新发展与实践理论研讨会”(2013年),“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研讨会”(2015年),“改革开放实践与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理论研讨会”(2018年),“新中国70年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大众化理论研讨会”(2019年),“构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学术体系理论研讨会”(2020年),等等,这些研讨会为学者们的思想碰撞、交流探讨提供了活跃的学术平台,也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具有积极促进作用。随着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学者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创新探究的深入,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理论研究的力度加大,大力加强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体系建设,加快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建设,更加重视并加快构建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建设等方面不仅达成了高度共识,而且也成为自觉行动。微观维度创新主要是“定点”创新,是指针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某一问题或领域所开展的靶向性、定位性、精准性的创新研究,主要包括唯物史观、人学理论、能力理论、人的发展理论、共同体理论等细节层面创新。微观维度创新在这里特指针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某一问题或领域所开展的精准性探究,细化深入拓展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内容和形式,主要包括唯物史观、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能力理论、唯物史观与人的发展理论、马克思主义共同体理论等。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内核是唯物史观,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要义,马克思主义共同体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形态表现,立足于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能力本位论以及唯物史观与人的发展理论拓展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研究领域,这些内容相对于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这一宏观层面来说,更加侧重于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人们的生活实践的密切结合,从理论上和实践上为人们更加认清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整体面貌和微观样态提供了重要指导。其一,唯物史观方面。唯物史观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内核,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区别于其他哲学的根本特性所在,马克思主义哲学扎根物质经济生活实践,以“现实的个人”为出发点,坚持“实践”的原则,是人类哲学发展史的一场伟大的划时代的变革。唯物史观有着强大的生命力,“如果把对唯物史观的挑战看作发展的契机,那么发展的实现就要通过唯物史观基本理论的与时俱进”,[17](P6~8)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学者一向高度重视对唯物史观的研究,在“人的问题”“实践”“价值”,即“重新确认了‘人的问题’对于唯物史观的意义”“从根本上恢复了实践在唯物史观中的本来地位”“价值范畴的引入再现了唯物史观中科学精神与价值取向的统一”[18](P4~9)等方面创新发展了唯物史观。有学者对唯物史观进行了专门研究,取得了一系列成果。如冯景源著《唯物史观的形成和发展史纲要》(中央编译出版社,2014年版),孙麾、郝立新主编《唯物史观与中国问题》(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5年版),邹诗鹏著《从启蒙到唯物史观》(上海人民出版社,2016年版)等。其二,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方面。人的问题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项重要内容,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只见物不见人”还是“见物也见人”,人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地位是什么等等问题,引发了学者们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新探讨。有学者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存在“人学空场”,有学者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是高度关注人的问题的“人学在场”,对人的生存与发展问题的高度关注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鲜明品格。学者们提出了要构建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的主张,指出人学是“作为整体的人及其存在和发展的一般规律”[19](P62~69)的科学,人学理论主要包括人的存在理论、人的本质理论、人的发展理论等基本理论,并不断探索人学科学体系。取得了如《人学原理卷》《西方人学观念史卷》《中国人学思想史卷》等三大卷的《人学理论与历史》丛书(黄枬森为编委会主任,陈志尚、李中华、赵敦华主编)和《人学的科学之路》(黄楠森著)、《实践人学与以人为本》(张奎良著)、《人:关系 活动发展》(夏甄陶著)、《关于人的理解》(王善超著)、《社会主义与人》(陆剑杰著)、《论人的精神世界》(张健著)、《全球化进程中的人》(邹广文、常晋芳著)、《人的解放》(张一兵、夏凡著)、《人的价值》(李文成著)、《马克思的人学理论》(韩庆祥著)等《马克思主义人学与当代中国丛书》(韩庆祥主编)等人学科学体系研究的重要成果。其三,能力理论方面。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重大任务的提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设需要一种新的文化理念,有学者根据马克思主义哲学所内含的人的能力的发展、人的能力的特性,立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实际状况,提出了“以人的能力为本位的文化”“人的一切活动、一切关系和一切追求都要围绕如何发挥人的能力旋转”“反映其内在本质要求并作为其文化基础和文化支持的新文化”[20](P35)的“能力本位论”,“能力本位论”是一种新的文化理念,对于解放人的思想,加强人的能力建设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一种全新思路。其四,唯物史观与人的发展理论方面。唯物史观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内核,开展唯物史观视域中的人的发展问题研究是十分重要的。有学者指出,唯物史观“不仅提出了系统的社会历史宏观解释框架,还确立了以人的发展为核心的价值取向”“在唯物史观框架中探讨人的发展问题并以人的发展理念诠释唯物史观,有助于提升人的发展理论的研究层面,建构人的发展理论的当代形态,丰富唯物史观的理论内涵,扩展和深化对唯物史观当代性特别是当代价值的理解”。[21](P9~14,95)“唯物史观与人的发展理论”的提出极大拓展和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唯物史观问题研究的视域和价值,引发了社会各界对人的发展问题关注和研究的新热潮,并催生了许多新的成果。其五,马克思主义共同体理论方面。“共同体”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从马克思、恩格斯的文本中探究“共同体”成为学者们的聚焦点。有学者指出:“虽然马克思没有直接给共同体下过一个明确的定义,但在共同体问题上蕴涵着马克思深厚的人文价值关怀,那就是人的自由发展。对马克思来说,真正重要的是一种共同体到底为人的自由发展提供了怎样的条件。这是马克思探索共同体乃至表达‘共同体’思想的独特之处。”[22](P10~13)就“共同体”的本质而言,也就是说,“从本质上讲,共同体是一种‘关系体’”。[23](P26~30)如何更好推进地球村居民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走向共同体发展,促进人类和平与发展,实现人类过上美好生活,成为当今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的一项新课题。加强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创新,推动马克思主义哲学新发展,这是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界孜孜不懈的追求。有学者指出:“建构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必须以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为理论主题,以实践为逻辑起点和建构原则,应以实践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一体化’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的基本框架,哲学批判、意识形态批判和资本批判的高度关联、融为一体,这是马克思独特的思维方式,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独特的存在方式。”[24](P3~11,128)因此,不仅要重视“体系”的整体上创新,而且要重视“定点”的细节上创新,双管齐下,双向发力,在不断推动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的道路上更进一步。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学者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进一步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哲学新的发展,对当今更好更快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走向深处具有重要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启示。世界观方面的启示主要是本着“文本为据、实事求是”的原则,处理好三个方面关系:处理好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哲学、西方哲学的关系(马魂、中体、西用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互通关系)、处理好市场经济与哲学文化理念的关系(物质经济生产与哲学文化消费的互补关系)、处理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指导与其衍生出的各类部门哲学的关系(总部指挥与分部协作的互动关系)。方法论方面的启示主要是本着“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从三个方面着力:经典文本的深耕(经典作家思想的探究)、实践生活的深挖(社会生活实践素材的搜集)、理论成果的深思(学者学术研究成果的广泛借鉴)。其一,处理好“中西马”的关系。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哲学、西方哲学之间的关系问题,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学者的关注度是十分强烈的,在争论中,达成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为“魂”、中国哲学为“体”、西方哲学为“用”的学术共识。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哲学、西方哲学作为不同的文化理念,也置入了东西文化的探讨议题之中,但就三者关系的实践检验问题,“‘马魂、中体、西用’还是一种需要发展、完善和在实践中检验的理论”,[25](P16~19)也就是说“魂、体、用”的关系这一理念,更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发展更新,尽管这一理念已被提出来并得到了学者们的积极回应。其二,处理好市场经济发展与哲学文化发展的关系。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迈上了新的征程,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提出、建立、完善、发展等逐次进阶,物质利益、思潮观念、精神道德等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提出了新的挑战,特别是对哲学文化理念的新需要更加迫切,这就急需马克思主义哲学学者不能忽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各种诉求,要采取更加主动自觉的行动提供更加有力有效的能够引领社会发展的哲学文化理念,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朝着更加有助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方向前进。其三,处理好整体哲学与部门哲学的关系。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深入交融,产生了经济哲学、政治哲学、社会哲学、文化哲学、生态科学、科技哲学、军事哲学、外交哲学、历史哲学、教育哲学、心理哲学、生命哲学、生存哲学、医学哲学、管理哲学、发展哲学、能力哲学、价值哲学等多领域多专业多学科的部门哲学,这些部门哲学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唯物史观这一内核是指导与被指导的关系。但是,各类部门哲学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新发展起着重要的反作用力,在一定意义上,各类部门哲学“定点”的合力为“体系”的发展提供了动能。因此,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其衍生出的各类部门哲学是一种和谐互动关系,这是必须要明确的。其一,加强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哲学经典文本的深耕。一方面要对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等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以及继承者的哲学经典文本进行深度用力耕读,全景式、系统化、动态化呈现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真实面貌,更加着力加强以中国共产党人为主要代表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新阐释新发展。另一方面要自觉抵制和坚决摆脱那种唯“本本至上”的教条主义和本本主义,要坚持独立思考精神和采取批判反思态度,正本清源,拨云见日,实事求是地、与时俱进地开展研究。不唯本、不唯上,坚持求实求真,力戒虚浮躁动,甘坐冷板凳。其二,加强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的实践生活的深挖。“哲学问题的最深刻的根源毕竟还是社会的实际生活,不管哲学家本人是否意识到了都一样”“我们在现代化过程中发生的层出不穷的新问题,无一不与哲学有关,无一不需要从哲学的层面提供理论的向导”。[26](P3~5)要更加重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的广大人民群众社会生活实践在理论思维上面的强烈诉求,全面系统搜集整理归纳提炼社会各阶层的社会生活实践素材,积极推动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生活紧密结合,科学引导领导干部自觉提升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素养,做到经典文本的释俗化解读,为社会成员的哲学文化精神需要提供多样化和高品质服务,发挥哲学文化理念对于社会实践的文化引领功能和社会教育功能。其三,加强马克思主义哲学界学者学术研究成果的深思。对既有研究成果进行综合深思,破除学术研究的自我主义,打破闭门造车和各说各的学术研究的局限性,借助科学技术手段,打破学术研究藩篱,博采众长,集思广益,结成跨学科跨专业跨领域学术研究共同体,要强化马克思主义哲学与自然科学的结合度,将哲学基础理论研究成果与自然科学实际需求联系起来,积极促进理论成果转化为社会生产力的效能,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新的理论动能和物质力量以及精神助力,切实发挥哲学创新理论成果的正能量。综上所述,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学者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体系”研究和“定点”研究方面已经取得了新的成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也进入了新时代。在新时代,以人类命运共同体理论为引领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的理论和实践步入了快车道,从国内学术界的关注点来看,在坚守唯物史观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的经典研究基础上,更加着力于人类命运共同体理论的探究,并积极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论话语体系提供新思路,这也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持续创新提供了新参考——经典研究与创新研究深度融通、理论深耕与实践探索有效融通,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路径的必然选择。一是经典研究与创新研究深度融通。经典的魅力是永恒的,这是与对经典的坚守和创新密切相连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研究不能忽视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经典文本的深度挖掘和新的阐释。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和马克思主义共同体理论,唯物史观与人的发展理论,能力理论等诸多问题,一方面离不开对文本的全面的整体的把握,掌握文本的精髓,深刻体验经典的科学性、系统性、人文性;另一方面离不开文本之间的比较分析、归纳演绎等研究方式的创新,采用对话比照、史论结合、内容形式联动等手段,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微观哲学研究提供创新发展引擎。二是理论深耕与实践探索有效融通。理论深耕正是对经典的深耕,经典的可持续性发展脱离不了实践的现实发展。走向生活实践,面向广大人民群众,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的源头活水,理论根基的牢固,是与实践深入的探索密不可分的,一方面要打牢经典文本的理论根基,坚持经典文本的中心点,延伸理论的主线轴,增强理论的发散性思维;另一方面要紧跟生活实践的发生发展的步伐,不坐在书斋里闭门造车者,坚持在生活实践中博采众长者,广泛接触一线劳动者。让马克思主义哲学讲话,让中国的鲜活生动的实践为马克思主义哲学提供不竭动力,批判借鉴汲取中国哲学、西方哲学的真知灼见,真正实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与实践的有效融通。无论时代如何风云变幻,“马克思主义哲学仍然是我们这个时代的真理和良心”。[27]推动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是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学者的一项重要的职责、使命和任务。习近平指出,“在解读中国实践、构建中国理论上,我们应该最有发言权,但实际上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在国际上的声音还比较小,还处于有理说不出、说了传不开的境地”。[27]自觉的问题意识、坚定的创新意识、主动的开放意识、积极的包容意识,通过探讨式、对话式、体验式等多元化创新方式,深度融入所处时代发展的鲜活的生动的社会实践过程中去,积极推动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是保证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初心不改变、使命不转移、本色不褪色的源头活水,让马克思主义哲学“飞入寻常百姓家”,为广大人民群众过上好日子服务,自觉成为广大人民群众的好朋友,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不断扩大马克思主义哲学话语的感召力和影响力,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的人间正道。
原标题:论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的背景、维度与启示
作者简介:孙福胜,首都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研究。
文章来源:学术探索,2021年第2期
本站责编:曹野
转载请注明作者、来源等信息